<wbr id="ensr5"></wbr>
<samp id="ensr5"></samp>

          1.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正在閱讀:“數字化”賦能 北京市大興區試點推行“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
            首頁> 地方頻道> 要聞 > 正文

            “數字化”賦能 北京市大興區試點推行“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

            來源:這里是大興2023-11-17 14:19

              近日,北京市大興區人力社保局在榆垡、龐各莊、瀛海3個鎮試點開展“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通過加強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大數據場景應用、擴大服務資源供給,采取信息化與“鐵腳板”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構建起以信息化為支撐、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精細化服務為抓手的就業服務新格局。

              “之前想全面了解全鎮的‘就業實時信息’,需要組織幾十名就業服務專員通過電話、上門走訪等方式,對全鎮勞動力逐一摸查,一輪下來至少耗時2個月。然而就業狀況是動態變化的,往往2個月統計完之后,數據就已經不完全準確了?!饼嫺髑f鎮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說,為此,通過大興區人力社保局實行“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 可以實時了解全鎮的就業、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就業服務工作重心,就業服務的精準性更強了、實效性更高了。

              堅持數字賦能和機制創新并舉,大興區人力社保依托 “大興就業信息化平臺”創建“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站”信息系統。可通過歸集人口、社會保險等數據資源,定期開展數據交互比對,精準識別未就業、斷保人員信息,分別形成區、鎮街、村社三級勞動力就業狀況“駕駛艙”,為研判區域就業形勢、開展精準就業幫扶提供數據支撐,提升了就業公共服務精細化和智慧化水平。

              “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站”系統為區、鎮街、村社三級就業服務專員分層級賦予權限,結合大數據交互比對情況,將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和新增未就業人員數據,通過系統“派單”的形式反饋至基層就業服務專員的移動終端。就業服務專員通過“鐵腳板”上門、電話、微信等方式,主動摸查服務對象基本情況、就業創業和培訓需求并錄入系統, 由系統智能精準“畫像”、判定服務級別、生成服務套餐并自動匹配就業崗位、職業指導等服務資源,由就業服務專員通過移動終端“一鍵”推送至服務對象的手機端,勞動者可及時享受相應的就業服務。

              “作為村里就業服務專員,服務對象難以精準‘定位’、服務資源匱乏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系統運行后,我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開展就業服務,手里也有了全區的就業崗位資源, 只需要做好勞動者的就業意愿摸查,系統會自動匹配好適合的崗位,點擊按鍵就可以推送到求職者的手機上。”留民莊村就業服務專員對“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站”系統非常滿意,做好就業服務的資源更豐富了,信心也更足了。

              為進一步規范重點群體就業服務標準,大興區人力社保局出臺了《大興區重點群體分類分級服務規范》,對失業人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長期失業青年、農村勞動力等重點群體開展分級分類服務,并將服務規則植入“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系統。系統根據勞動者就業需求進行精準“畫像”,自動劃分“易幫扶、較難幫扶、難幫扶”三個幫扶層級, 生成“一人一策”服務套餐,并提供“信息摸查+職業測評、崗位推薦、招聘會推薦、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創業服務、就業跟蹤、就業政策、就業服務聯系卡”的10項服務, 系統自動為求職者建立“一人一檔”就業服務檔案。

              據了解,大興區人力社保局積極發揮區級職業指導工作室的陣地作用,在鎮街一級的便民服務中心建立“大興區職業指導工作室分站”,常態化開展職業指導和就業幫扶,并由區級工作室專家成員定期開展培訓指導并提供智力支持,逐步加強職業指導隊伍建設,提升職業指導能力。同時,在各村社建立就業服務站點并設立就業服務專員,將就業公共服務職能延伸至村社區,形成區、鎮街、村社三級聯動、優勢互補的網格化管理格局,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為勞動者提供“家門口”的高質量就業服務。

            ?

              大興區人力社保局將持續推進

              “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逐步向全區推廣應用

              全面提升就業公共服務的

              均衡性和可及性

              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提質增效

              促進勞動者高質量充分就業

              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記者:劉兆巖 孫朝暉

              編輯:董小晨

              審核:趙亮 張晶晶

              簽發:王嬌

            閱讀剩余全文(

            相關閱讀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以接收第四批哈馬斯釋放被扣押人員

            • 貴州:發展食用菌產業帶動村民增收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快捷方便的數字電商,成為新時代國際貿易的駝鈴、帆影,“絲路電商”持續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特色優質產品“觸網”。
            2023-11-28 09:31
            針對電子廢棄物種類變化,應及時調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對現有持證資質拆解處理企業建立企業動態評估機制。
            2023-11-28 09:30
            我們要運用好以5G、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數字科技,更好激發“一帶一路”人文交流的潛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共建國家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2023-11-28 05:35
            11月24日至2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舉行全國文物科技工作會議,會上介紹了近年來我國在文物科技領域的新進展,這些成果為文化遺產的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堅實支撐。
            2023-11-28 05:35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就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育造就一大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優秀團隊,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2023-11-28 04:20
            ”近年來,隨著科普傳播平臺越來越豐富,為了貼近更多的年輕人,劉嘉麒把科普陣地搬上年輕人喜愛的視頻網站。卸任中國科技館館長職務后,王渝生成為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的一員,應邀為全國各地中小學生作科普報告。
            2023-11-27 09:44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萍紕撔鲁蔀槿祟惞餐瑧獙︼L險挑戰、促進和平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2023-11-27 09:33
            近期,全國多地遭遇寒潮天氣,氣溫驟降,呼吸道疾病進入冬季高發時期。國家衛健委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冬季呼吸道疾病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2023-11-27 09:32
            近日,中宣部、文旅部、國家文物局等13個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文物科技創新的意見,旨在破解制約文物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問題,補強文物科技短板,支撐引領文物事業可持續發展。
            2023-11-27 09:32
            糧食安全,不只與廣袤田野上的勞作和豐收有關,還與節糧減損這塊“無形良田”密不可分。
            2023-11-27 09:31
            謝明明說,為了提升工作人員積極性,科技館除將日常工作表現納入考核外,還想方設法為科普輔導員創造成長條件?!泵嫌老榻榻B,在繼續做好“館校合作”同時,還希望進一步做好校內、校外資源的融合銜接,激發科學教育社會大課堂的潛力。
            2023-11-24 10:08
            匡廷云在莫斯科大學學習時留影。這讓匡廷云對農業研究產生了興趣……  1952年,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匡廷云毅然選擇了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前身)土壤農業化學系。投身科學事業六十余載,匡廷云始終用熱愛與奉獻書寫著自己的人生篇章,并將這份情懷傳遞給更多的人……
            2023-11-24 10:06
            23日18時,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2023-11-24 04:05
            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就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育造就一大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優秀團隊,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2023-11-28 09:50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3日分別公布了2023年當選外籍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30位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選舉產生16位外籍院士,共計46人當選。
            2023-11-24 04:05
            對標新時期歷史使命,中國農業科學院啟動實施科技創新工程躍升計劃。該計劃在2013年實施的科技創新工程的基礎上,開展以科研團隊為基本創新單元的有組織科研,強化重大使命任務聯合攻關,打造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著力增強農業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科技整體躍升和高水平自立自強。
            2023-11-24 04:05
            本次增選工作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進一步強化對候選人的多方位審核,并進一步健全監督體系,切實把好院士隊伍“入門關口”,維護院士稱號的學術性、榮譽性、純潔性。
            2023-11-23 09:36
            3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辭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隨后,陳國強又投入新的研究——發現低氧環境下白血病細胞分化之謎,提出Prx Ⅰ/Ⅱ蛋白作為治療白血病藥靶的重要性。
            2023-11-23 10:12
            我們所發現的3.5萬余起北極湖泊排水事件,為過去20年間北極地區的地表水呈現干涸趨勢這一現象提供了有力的解釋。
            2023-11-23 09:59
            加載更多

            日韩高清无码视频|免费国产自线拍一欧美视频|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ⅴ无码|国产黄色AV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