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近日,北京市大興區人力社保局在榆垡、龐各莊、瀛海3個鎮試點開展“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通過加強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大數據場景應用、擴大服務資源供給,采取信息化與“鐵腳板”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構建起以信息化為支撐、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精細化服務為抓手的就業服務新格局。
“之前想全面了解全鎮的‘就業實時信息’,需要組織幾十名就業服務專員通過電話、上門走訪等方式,對全鎮勞動力逐一摸查,一輪下來至少耗時2個月。然而就業狀況是動態變化的,往往2個月統計完之后,數據就已經不完全準確了?!饼嫺髑f鎮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說,為此,通過大興區人力社保局實行“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 可以實時了解全鎮的就業、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就業服務工作重心,就業服務的精準性更強了、實效性更高了。
堅持數字賦能和機制創新并舉,大興區人力社保依托 “大興就業信息化平臺”創建“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站”信息系統。可通過歸集人口、社會保險等數據資源,定期開展數據交互比對,精準識別未就業、斷保人員信息,分別形成區、鎮街、村社三級勞動力就業狀況“駕駛艙”,為研判區域就業形勢、開展精準就業幫扶提供數據支撐,提升了就業公共服務精細化和智慧化水平。
“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站”系統為區、鎮街、村社三級就業服務專員分層級賦予權限,結合大數據交互比對情況,將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和新增未就業人員數據,通過系統“派單”的形式反饋至基層就業服務專員的移動終端。就業服務專員通過“鐵腳板”上門、電話、微信等方式,主動摸查服務對象基本情況、就業創業和培訓需求并錄入系統, 由系統智能精準“畫像”、判定服務級別、生成服務套餐并自動匹配就業崗位、職業指導等服務資源,由就業服務專員通過移動終端“一鍵”推送至服務對象的手機端,勞動者可及時享受相應的就業服務。
“作為村里就業服務專員,服務對象難以精準‘定位’、服務資源匱乏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系統運行后,我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開展就業服務,手里也有了全區的就業崗位資源, 只需要做好勞動者的就業意愿摸查,系統會自動匹配好適合的崗位,點擊按鍵就可以推送到求職者的手機上。”留民莊村就業服務專員對“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站”系統非常滿意,做好就業服務的資源更豐富了,信心也更足了。
為進一步規范重點群體就業服務標準,大興區人力社保局出臺了《大興區重點群體分類分級服務規范》,對失業人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長期失業青年、農村勞動力等重點群體開展分級分類服務,并將服務規則植入“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系統。系統根據勞動者就業需求進行精準“畫像”,自動劃分“易幫扶、較難幫扶、難幫扶”三個幫扶層級, 生成“一人一策”服務套餐,并提供“信息摸查+職業測評、崗位推薦、招聘會推薦、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創業服務、就業跟蹤、就業政策、就業服務聯系卡”的10項服務, 系統自動為求職者建立“一人一檔”就業服務檔案。
據了解,大興區人力社保局積極發揮區級職業指導工作室的陣地作用,在鎮街一級的便民服務中心建立“大興區職業指導工作室分站”,常態化開展職業指導和就業幫扶,并由區級工作室專家成員定期開展培訓指導并提供智力支持,逐步加強職業指導隊伍建設,提升職業指導能力。同時,在各村社建立就業服務站點并設立就業服務專員,將就業公共服務職能延伸至村社區,形成區、鎮街、村社三級聯動、優勢互補的網格化管理格局,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為勞動者提供“家門口”的高質量就業服務。
?
大興區人力社保局將持續推進
“家門口智慧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逐步向全區推廣應用
全面提升就業公共服務的
均衡性和可及性
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提質增效
促進勞動者高質量充分就業
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記者:劉兆巖 孫朝暉
編輯:董小晨
審核:趙亮 張晶晶
簽發:王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