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中新網景德鎮10月27日電 題:千年瓷都行:古鎮窯火煥新顏
作者 巫發陽 華東 朱沙莉
深秋晨曦,投射在昌江河畔,景德鎮這座千年古城在喧鬧中迎來黎明。在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的御窯廠,不少游客早已擠在大門前拍照打卡。
“陶陽三千里,煙火十萬家?!本暗骆偸呛I辖z綢之路重要貨源地,歷史的煙波長卷里,景德鎮的瓷器踏著海上絲路的浪花,遠銷全球。昌江河水流淌不息,兩岸窯火傳承千年,御窯廠南麓遺址上,蛋形柴窯、馬蹄窯遺跡清晰可辨,窯磚、瓷片里記述著景德鎮曾經的鼎盛繁華。
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留存5萬平方米遺址,138條街巷里弄,見證著中華瓷業文明千年傳承。這里曾發掘出土多達數十噸、近千萬片的元明清各時期瓷器殘片,是中華陶瓷文明的重要基因庫,是陶瓷文化的“活化石”。
圖為景德鎮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御窯廠龍珠閣前,游客排隊拍照打卡。朱沙莉 攝
“陶瓷是中華瑰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睘楸Wo、修復這片歷史遺址,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嚴格遵循保護第一、修舊如舊的要求,實現陶瓷文化保護與文旅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揉泥、拉坯、印坯、利坯、施釉,在明清窯作群手工制瓷技藝長廊,陶瓷非遺傳承人向游客展示傳承千年的手工制瓷技藝。
“高峰時期,這里每天接待游客約5萬人,目前有餐飲、商鋪、民宿在開業運營,我們也在加快其它商業業態布局,讓文旅經濟釋放更多活力?!碧贞柪餁v史文化街區負責人說。
在這里,千年陶瓷文化與現代交融,與世界對話。無數海內外游客和陶瓷藝術愛好者來到這里,感受千年瓷都的獨特魅力。
陶溪川,是來到景德鎮的每個游客必經打卡地。華燈初上時,年輕的陶瓷藝術家們來到集市,將自己制作的手工陶瓷作品擺放在攤位上,吸引游客的目光。
陶然集文創街區也迎來大量游客前來“上鎮趕集”,琳瑯滿目的小攤前,青年創客曹旭開著手機直播,向游客介紹自己的作品?!熬暗骆偸亲浅S邪荻鹊某鞘?,從創業資金到創業平臺一系列的政策扶持,給了我逐夢的勇氣和底氣。初來時還是十幾平方米的小作坊,如今發展到近千平方米的工作室,讓我有了更寬敞更安心的創作空間,每件作品的誕生,都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p>
這片廣大青年們活躍的“造夢空間”,在五年前還是一片破舊的“城中村”。景德鎮陶文旅集團融資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這里居住環境臟亂差,也缺少配套設施,影響市容市貌,為打造國際旅游城市新形象,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景德鎮市分行15億元信貸資金的支持下,我們啟動征收拆遷工作,順利拆遷1459戶?!?/p>
圖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工作人員在景德鎮邑山陶瓷工業園走訪調研。王南山 攝
舊廠房、民居被保護利用,進行加固,將建筑外立結構修舊如舊,再進行文旅規劃,建設展覽館、商鋪、民宿等新業態,景德鎮陶文旅集團將這片原本破舊的居民區改造成煥然一新的文創街區。原本荒廢的國營宇宙瓷廠高聳的煙囪,也變身成為熱門打卡新地標,見證千年古鎮的又一次新生。
在景德鎮市昌南新區唐英大道,邑山陶瓷工業園區內,陶瓷智造工坊流水線正在忙碌生產。泥料成型,噴釉,修坯,一體成型。工廠綜合部工作人員鄭澤敏介紹說,這條陶瓷生產線主要生產茶杯、碗碟等生活陶瓷,每小時可以產出1200件。
長約76米的生產線,大多工序實現自動化,瓷土泥坯自動切塊、滾壓、打磨、施釉、入窯燒制,泥與火的藝術已在工業流水線上被重新定義。
“訂單量大時,生產線24小時運轉,效率非常高,產品成品率也很高?!编崫擅粽f,園區年產日用陶瓷產品達5000萬件。
邑山陶瓷工業園區是現代工業陶瓷發展的代表與縮影,也是景德鎮推進陶瓷企業退城進園,加速產業集聚的必經之路。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下,園區配套建設了倉儲、物流設施,辦公區域也迎來大量年輕藝術家進駐,200多家創客孵化工作室緊盯現代潮流,創新作品與營銷方式,將園區打造成為新型陶瓷制造的“大觀園”。
圖為景德鎮昌南新區邑山陶瓷工業園內,陶瓷工人正在忙碌生產。王南山 攝
文化、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力量支持。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景德鎮市分行副行長熊紹員稱,近年來,該行圍繞陶瓷智造工坊、田園綜合體建設、生態環境修復、水生態保護提升等領域,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截至今年8月末,該行累計支持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重點項目8個,貸款余額達43.79億元。
熊紹員表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景德鎮市分行累計向景德鎮市發放貸款近250億元,持續在服務國家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業現代化、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六大領域,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寬領域的信貸支持。下一步該行將全力以赴推動當地項目建設,提升金融服務,努力在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中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為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傳承千年古鎮文脈貢獻更大政策性金融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