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本報記者 雍 黎 都 芃
作為長江中上游的經濟中心,重慶也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后一道關口。金秋十月,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采訪團來到重慶,感受這座山水之城的景美人和。
近年來,重慶強化“上游意識”,擔當“上游責任”,堅決打好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重點任務攻堅戰,全面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保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協同治污 守護一江碧水
日前,記者隨團來到國內最大的內河樞紐港——重慶果園港,各種顏色的集裝箱擺放于碼頭,貨車、叉車、門式起重機等各式設備有序工作,一片繁忙景象。
“港口變得‘智慧’了,也變得更‘綠色’了?!敝貞c果園港埠有限公司設備管理部副經理鄭驍介紹,建設初期的果園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所有貨物都是密閉式輸送,作業場地都是噴淋全覆蓋確保沒有揚塵,各生產現場都安裝了與環保部門聯網并進行實時監測的裝置。
船舶和港口污染是長江流域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果園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累計投入1.8億元用于環保設施建設。
“那是兩套智能垃圾箱,負責接收船舶垃圾。接收的船舶垃圾交市政環衛部門轉運處置,實現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敝貞c果園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亮表示,在果園港,船舶岸電供電裝置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根據水位高低收放管線,確保不同水位狀況下船舶都能使用。由此,靠港船舶不用自發電,船上污水全部收集上岸處理,港口作業實現零污染、零排放。
巫山是三峽重慶庫區的最后一道“防線”,在這里有一群“水醫生”。
“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是環境管理的‘前沿哨’,我們每月上旬對水質開展手工監測,上、中、下旬開展水質巡查及預警工作,每年獲得的手工監測數據1萬余個?!蔽咨娇h生態環境監測站副站長魏嵬介紹,除了手工監測,當地近年來還加大科技手段運用,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網絡,目前每個站點每年可獲得監測數據5萬余個。
水質監測只是巫山全力守護長江水生態安全的眾多工作之一。為了讓長江巫山段碧水常在,巫山縣嚴格落實“河長制”,近5年累計巡河8.46萬人次,巡河里程達14.3萬公里,發現處置河庫問題932個。
“‘一江碧水出巴渝’是重慶的承諾,也在持續兌現?!敝貞c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環境行政執法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劉芹介紹,重慶嚴格落實長江保護法,完成長江“十年禁漁”退捕任務,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強化工業、生活、農業面源等污染協同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
截至2022年,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連續6年保持為Ⅱ類,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連續兩年達到98.6%、優于目標1.3個百分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連續7年保持100%;今年1—9月,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保持Ⅱ類,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修復生態 護好兩岸青山
“山上做減法”呵護生態,“山下做加法”優化業態。近年來重慶市北碚區深入推進縉云山“一心四片”整體改造工程,以“一盤棋”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統治理。半山腰的黛湖以前被農家樂包圍,生態修復后不僅讓“巴山夜雨漲秋池”的美景再現,縉云村的31家農家樂也在政府的統一規劃下,形成獨具巴渝風情的民宿集群,成為近郊旅游的網紅打卡地,村民的收益也因為環境修復而增加。
“以前有水泥廠,臍橙上裹滿了水泥,一斤賣不到5角錢?!狈罟澘h歐營村黨支部書記王敏說,2013年,歐營村關閉了水泥廠,走上綠色轉型發展之路。村里還對果園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建設完善水肥一體化、控溫控濕等設施,推進標準化果園生產,確定發展紐荷爾、福本、龍回紅等臍橙品種,還成立了18個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艾F在一斤至少能賣3塊錢,價格是過去的好幾倍?!?/p>
在重慶市梁平區,一個由城郊水庫改建而成的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棲居于此。通過對雙桂湖原生態、近自然地修復,打造環湖小微濕地群和帶狀城市小微濕地群近萬畝,梁平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獲評西南地區唯一的國際濕地城市。
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重慶市在全國率先發布實施“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完成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森林覆蓋率由2018年的48.3%上升到2022年的55%,躋身全國前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