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報記者 李麗云
9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哈爾濱工程大學,了解學校發展歷程和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作出的貢獻,察看教學科研成果展示。
作為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軍事工程技術院校,創建70年來,哈爾濱工程大學始終堅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承擔國防科技創新重大使命,為國之重器提供支撐,近80%畢業生投身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建設。
“以祖國需要為第一需要,以國防需求為第一使命,以人民滿意為第一標準”的標語高懸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復雜動力學與控制創新中心實驗樓前廳墻上,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教授孫龍泉在此介紹了該中心的建設發展。
為推動解決長期以來橫亙在跨水空介質領域的工程難題,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學院科研團隊牽頭,集合航天科技一院、中船集團等10余家優勢單位,歷經10年集智攻關,終于在2022年12月建成了擁有國內首個可實現“一次減壓,連續實驗”大型水動力試驗的復雜動力學與控制創新中心。
當航行器高速出水進入空中時,會受到一股沖擊力作用,影響航行器安全。為此,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科研團隊展開了國內最早的跨介質動力學方向研究工作,在項目負責人姚熊亮教授的帶領下,歷經10余年科研攻關,為我國新型高速運載裝備發展提供了堅實科技支撐。
“我人生最美好的10年,似乎都只為了這一件事,這套試驗設施就是我的‘代表作’,它具備更惡劣環境的模擬能力、更精準的測試方法、更高的試驗效率,可以更好地支撐國之重器研制?!睂O龍泉感慨道。
從2012年立項論證和方案設計到2022年完成調試驗收,孫龍泉從博士到留校任教,全程、全身心投入到重要基礎試驗設施10余個復雜非標系統設計研發中。
復雜動力學與控制創新中心走廊里,掛著兩幅船舶工程學院教授的肖像油畫,一幅是已故中國水動力大師戴遺山教授;一幅是研究船舶結構動力學見長的李維揚教授。
“這個項目是哈爾濱工程大學船海學科實力的體現,戴遺山教授的勢流理論、李維揚教授的流固耦合原理、黃勝教授的空化空泡理論以及徐玉如院士的高度智能化倡導,均如實驗室建設的一盞盞明燈。沒有這些理論支撐,我們對于航行器運動和受力的測量就是一句空話??梢哉f,這個實驗裝置是幾代船海人智慧的結晶?!币π芰烈恢备心顜熣吆颓拜叺呢暙I。
70年前,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哈軍工)開啟了中國最早的船舶水動力學科,長期以來,一直代表了我國船舶水動力學最高水平。沿著戴遺山教授開創的船舶勢流理論,段文洋教授、姚熊亮教授發展出船舶水動力學、沖擊水動力學等方向。而今,成長起來的團隊第三代張阿漫教授、倪寶玉教授、孫龍泉教授繼續推動氣泡動力學、冰水耦合動力學和跨介質動力學試驗技術走在國際前列。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姚郁說:“我們將用好在哈軍工原址辦學這一寶貴資源,傳承好哈軍工優良傳統,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戰略體系中,緊盯世界科技前沿,緊扣國家戰略需求,走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之路,回答好服務國家戰略、國防建設這個必答題?!?/p>
?。萍既請蠊枮I9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