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家長到底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從什么時候開始管才是最有效的?
我的答案是:每個階段都有該管的事情,但有很多習慣必須從小開始管起,其中有三方面特別重要。
一、從小管,長大少管。孩子要從小管起,不要妄想等孩子懂事了再管,如果從小不管,孩子可能永遠不會懂事。
哪些事絕對不能做,父母一定要從小教育到位,比如黃賭毒騙,比如無度上網,比如在外留宿卻不打招呼等,這些都是最底線的,必須管。
據我所知,在中學階段的大部分尖子生,很少有沉迷于網絡和游戲的,甚至都不知道某款游戲的名字,究其原因,就是從小家長管得好。
理論上講,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但在現實中,并不是這樣的,如果你要參加國內高考,沒有在小學和初中養成的良好習慣,高中幾乎沒有翻盤的可能。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說的就是從小要把孩子教好,否則等孩子長大了,你想教也根本不由你教了,所以我說:從小管,長大少管!
二、管網絡,不管閱讀。理論上存在網絡上只學習、不玩游戲的可能,但事實上很難做到,所以家長對網絡的管制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對閱讀不管制(除了暴力色情的書籍),為什么要多閱讀?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何讓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我認為最合適的方法就是多閱讀。
因為在青少年時期,孩子不可能深入接觸社會,主要是靠間接經驗,這就要靠閱讀。
比如,家長告訴孩子,你不能沉迷于游戲,孩子不一定相信,但如果孩子又從各類書籍上看到“要趁年輕多讀書”“網絡游戲是精神鴉片”,加上孩子又從各種媒體上看到“某地孩子沉迷網絡離家出走”等,孩子就會慢慢知道沉迷網絡游戲的惡果。最終,他們會相信父母的話是對的。這就是閱讀的好處。
三、管效率,不管刻苦。我反對懸梁刺股這樣的刻苦型學習,因為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率的。
什么樣才是高效率呢?一是不做不惜成本的事,比如一道題鉆研三天三夜;二是要多做省時省力的事,比如學會舉一反三。
具體來說,從小學開始就要養成“動作快、有條理、專心致志、計劃得當”的好習慣,這些都是高效率的表現。這是我多年來分析出的、最適合大多數學生脫穎而出的方法。
以上的三管三不管,家長做得越早越好。我認為,最遲不能超過小學三年級。(張元)